一例羊痘病例的诊断治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12/1 17:34:04

上一篇:“丰强生泰”在猪场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做好仔猪早期断奶




羊痘是羊感染羊痘病毒后,发生的以皮肤、黏膜上出现丘疹、脓疱、痂皮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羊痘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羔羊最易感,感染后死亡率最高可达10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夏秋季发病较多。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羊痘病毒通过接触破损后的皮肤、呼吸道的吸入或者媒介的传播而在羊群中传播,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的机体,使人感染羊痘。羊痘病毒耐干热,在干燥痂皮内可以存活3~6个月,在100 ℃时,仍可存活5 min左右。对常用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羊痘的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
 
临床症状:
2016年8月12日,辽宁葫芦岛地区一位养殖户前来给羊看病,主诉羊群规模为130只,其中育肥羊83只,繁殖母羊21只,羊羔26只。羊群于8月10日出现4只精神状态差的小羊羔,仔细观察,发现羊羔嘴唇周围出现红斑和丘疹。8月11日又有8小羊羔和10只左右育肥出现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的现象。新发生病情的羊在其嘴周围、尾下出现丘疹、水泡。病羊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严重影响采食。截止8月12日上午8点,约有半数羊出现精神沉郁,鼻流出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的现象。仔细观察,发病的羊,几乎全部发生丘疹。有一只母羊乳房上出现水泡。最早发病的4只小羊羔中两只死亡,另外两只中的一只卧地不起,不愿采食,奄奄一息,最后剩余的一只嘴唇周围的丘疹发展形成脓包,部分脓包发生破溃结痂。部分育肥羊嘴巴上、尾下的水泡、脓包发生破溃,并结痂。经询问,该养殖户的羊群中,只有部分老母羊在2015年秋季接种过羊痘疫苗,今年尚未接种。羊群现在以放养为主。且死亡的两只小羊口腔内侧发现大量破溃的脓疱。
 
鉴别诊断:
此病例中的临床表现症状与羊口疮鉴别诊断后,初步为羊痘病。(口疮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结成厚痂,尾部下侧、臀部乳房部一般不会出现。)
 
治疗:
      1) 首先隔离病羊,用50%的酒精和0.01%的KMnO4交叉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
      2) 给病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3)先将病羊口唇部的痂垢剥除干净,用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撒上青霉素粉后涂上碘甘油(将碘酊和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每天2次。
      4)药物治疗:
丰强安必妥+丰强星芪+恒丰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每天注射1次(三种药可混合一起肌注),连续3天丰强安必妥退烧作用强,丰强星芪和恒丰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水平并防止继发感染,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强度。
 
回访:
9月2日,该养殖户来药店买驱虫药时告诉我们,上次羊痘疫情中发病的羊,其中有1只育肥羊、12只小羊羔死亡,其余的羊都在用药后的两周内逐渐恢复。    
 
总结:
针对羊痘病毒,国内目前有高效且安全的羊痘疫苗。针对羊痘病的防控,首先推荐广大养殖户做好疫苗免疫。如果未能及时免疫而爆发羊痘疫情,及时做好隔离、消毒、治疗工作,也能亡羊补牢,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